全身核磁共振(全身MRI)检查是一种无辐射、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,能够对全身多个部位进行全面评估。以下是全身核磁共振检查的适用范围:
1. 神经系统疾病
脑部:用于检测脑肿瘤、脑梗死、脑出血、脑炎、多发性硬化、先天畸形等。
脊髓与神经:可发现脊髓损伤、椎间盘突出、神经压迫、脊髓肿瘤或炎症。
功能成像:如弥散加权成像(DWI)可早期发现急性脑缺血病变。
2. 骨骼肌肉系统
关节与软组织:识别关节炎、韧带撕裂、肌肉拉伤、骨肿瘤或骨髓病变(如骨坏死)。
脊柱:评估椎体骨折、椎管狭窄、脊柱感染或肿瘤。
3. 胸腹部与盆腔器官
胸部:用于纵隔肿瘤、心脏结构或血管异常检查,但对肺部病变的分辨率较低。
腹部:鉴别肝脏、胰腺、肾脏等器官的肿瘤、囊肿、血管瘤或脓肿。
盆腔:辅助诊断子宫、卵巢、前列腺等器官的肿瘤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前列腺增生或癌症。
心脏与大血管:评估心肌病变、先天性心脏病、主动脉瘤或夹层。
4. 血管系统
磁共振血管成像(MRA):无创检查动脉狭窄、斑块、血栓或血管畸形。
5. 肿瘤筛查
早期筛查:全身MRI可用于高风险人群(如家族史)的早期肿瘤筛查,也可评估肿瘤的转移情况。
癌症相关综合征:如李-弗劳门尼综合征家族中用于癌症早期检测。
6. 其他应用
炎症与感染:用于评估全身性炎症或感染性疾病。
慢性病监测:如多发性硬化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病情跟踪。
术前评估:帮助外科医生规划手术路径,避开重要神经或血管。
注意事项
检查限制:MRI对含气器官(如肺)或钙化组织的分辨率低于CT。
禁忌症:体内有金属植入物(如心脏起搏器、部分人工关节)或妊娠早期(3个月内)患者不宜进行MRI检查。
检查准备:需去除金属饰品、衣物配件,部分腹部检查需空腹,盆腔检查可能需要憋尿。
全身核磁共振检查是一种全面、无创的影像学工具,适用于多种疾病的筛查和诊断,但具体检查范围需根据临床需求和患者个体情况确定。